
打造農村垃圾分類的“廣陳模式
時間:2017-10-10 來源:環衛行業
“保潔員又開著車來收垃圾了,綠色這個是收集可腐爛垃圾的垃圾桶,灰色那個是收集不可腐爛的。”這幾個月,說起家門口這兩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,廣陳鎮港中村的袁新文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。從今年3月起,廣陳鎮就開始使用有機垃圾處理設備,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覆蓋。
“農村生活垃圾總量大,農作物衍生物多,這是我們開展農村垃圾分類的劣勢更是優勢。”廣陳鎮副鎮長張建軍說,正是因為農作物衍生物多,廣陳鎮此次生活垃圾分類將生活垃圾分成了兩大類加以整治,重點抓好可腐爛生活垃圾。該鎮引進的微生物無害化垃圾處理設備使垃圾處理后可利用率達到90%。目前,全鎮8000多戶農戶都已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,平均每天收集無害化處置生活垃圾達4.5噸。
好的方法要靠好的制度去落實,為此廣陳鎮自上而下下定了決心,出臺了《農村垃圾分類工作考核(試行)意見》,對各村(社區)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、分類收集、分類運輸、分類處置建立全流程考核體系。同時,把垃圾分類工作納入了對各村(社區)的績效考核,每兩周在重點工作例會上進行工作點評和問題督辦,形成了濃厚的推進氛圍。
保潔員隊伍是落實垃圾分類工作的具體實施人,保潔員的工作直接影響到廣陳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推進。為此,該鎮使用了一套全面量化的統計方法,對每個保潔人員的垃圾分類收集重量、質量進行層層把關,由垃圾中轉站工作人員進行量化記錄,數據也將成為各村及保潔員考核的依據。此外,各村也都制定了相關的垃圾分類人員獎勵辦法,根據保潔員工作數量與質量給予分檔獎勵。
在此基礎上,廣陳鎮還積極做好宣傳工作,通過制作宣傳手冊、傳唱垃圾分類鈸子書、組織現場觀摩等方式引導全民自覺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去,形成了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。“我們注重從幼兒園開始,結合暑期春泥計劃系列活動開展‘小手拉大手’宣傳活動,不僅能讓孩子們從小培養垃圾分類的意識,還能讓家長也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。”張建軍說,各村(社區)還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寫入了村規民約,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日常監督,各村的老黨員、退休老干部、志愿者等組成了動態巡查組,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開展常態化巡查,發現問題就在微信工作群里掛號督辦。
上一篇:設資源回收日 助力垃圾分類
下一篇:環衛成為市場新熱點